發熱包在反應過程中不可以移動。 這是基于安全性和反應特性得出的重要結論,原因如下:
1. 劇烈化學反應的不穩定性:
* 發熱包的反應(如生石灰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并放熱)是劇烈且快速的放熱反應。這個過程會產生大量熱量和高溫水蒸氣。
* 反應物(粉末狀固體與液態水)在反應初期并未完全混合均勻或反應。移動容器(如自熱鍋、自熱飯盒)會不可避免地導致容器內的液體(高溫熱水、強堿性溶液)和未反應完全的固體顆粒發生晃動、飛濺甚至噴涌。
* 這種晃動破壞了反應體系相對靜態的平衡,可能導致反應速率突然變化、局部過熱或反應物接觸不均勻,增加內部壓力驟變的風險。
2. 高溫液體和蒸汽噴濺的風險:
* 反應過程中,容器內的水溫會迅速達到接近沸點甚至超過100℃(由于壓力或添加劑),形成滾燙、強堿性的溶液(氫氧化鈣溶液)。
* 移動容器是導致高溫液體和蒸汽意外噴濺的主要原因。 晃動會使高溫液體沖破表面張力或沖破食材/包裝的阻擋,從盒蓋的縫隙或氣孔中猛烈噴出。這種噴濺溫度高(遠高于普通開水),且具有強腐蝕性,易造成嚴重的皮膚、化學灼傷,尤其是面部和手部傷害。 即使是很小的移動也可能引發危險。
3. 內部壓力變化與隱患:
* 發熱包反應產生大量水蒸氣,導致自熱容器內部壓力顯著升高。容器設計有排氣孔(或通過盒蓋縫隙排氣)來緩慢釋放壓力。
* 移動容器會劇烈攪動內部液體和氣體,可能導致:
* 液體堵塞排氣孔: 晃動的液體可能瞬間堵住排氣通道。
* 壓力瞬間失衡: 晃動使得高溫液體與蒸汽的混合物劇烈運動,可能產生“水錘效應”或導致壓力在局部急劇升高。
* 這些情況都大大增加了容器內壓力無法及時、平穩釋放的風險,情況下可能導致容器變形、甚至發生類似小型的現象,危害。
4. 反應效率與加熱效果:
* 發熱包需要與水充分、持續地接觸才能保證化學反應完全,釋放出設計的熱量。
* 移動容器會中斷或干擾水與發熱包材料的有效接觸,可能導致反應不完全、產熱不足,影響食物的加熱效果。
結論與安全操作要求:
基于以上高的安全風險,發熱包在注水啟動反應后,直至整個加熱過程完全結束(反應停止,不再產生蒸汽,溫度明顯下降)之前,必須將容器放置在堅固、水平、耐熱的平面上,保持靜止。 形式的移動、搖晃、傾斜、端起來查看都是其危險的行為,必須嚴格禁止。
使用自熱食品時,務必仔細閱讀并嚴格遵守包裝上的安全警示和操作說明,“請勿移動”是的安全準則之一。 耐心等待加熱完成并充分冷卻后再處理容器,是確保自身和他人安全的關鍵。安全無小事,切勿因一時方便而冒險移動正在反應中的發熱包容器。
